被遺忘的新娘
A Bride for Rip Van Winkle
發音:日語
片長:119分鐘
演員:黑木華、綾野剛、Cocco
導演:岩井俊二
IMDB評分:7.3
片尾曲:Cocco 《宇宙學》
七海(女主角) 黑木華 飾
安室(男主角) 凌也剛 飾
真白(女配角) Cocco 飾
這部片的轉折,真是令人意想不到。不算典型主流的劇情片,喜歡日本電影小品的人,值得一看。
我相信,一個人的性格與成長際遇有很大的關係。感受到多少的愛?被怎麼樣養大的?照顧者的教養態度如何?只在乎學業成績?是不是打罵教育?
以下有雷,請小心服用:。
女主角七海父母的婚姻,用父親的話形容:「『假面夫妻』都稱不上。」
訂婚時,父親一言不發,母親態度不是很得體的講了很多。看得出兩人個性上的差異以及不合。
「我媽媽年輕時就跟人私奔了。」這樣的話,七海告訴了經營「萬能便利屋」的男主角安室。但對於原本決定要相伴一生的前夫,卻說不出口。
這就是女主角出生的成長背景。
雖然父母的婚姻失敗,但還是希望女兒能夠幸福,所以父母願意容忍對方,直到婚禮完成。這就是愛。
有句話說「失敗的家庭是會複製的」。我不喜歡用「失敗」來形容,因為每個人家庭的樣子不一樣,只能說在當中每個人感受到的愛與幸福程度不同:有的很多,足以支撐一個人成長茁壯,有的普通,有的感覺趨近於零,有的甚至是負分。
也不一定父母付出得多,子女就會感覺到多,必須是剛剛適合的狀態,給予適當的關懷、用合宜的方式。像是國中了還幫孩子洗頭、洗澡、收書包,雖然付出得多,但反而造就了孩子無法順利獨立化,並且將父母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職業病岔題開始碎碎念)
從前面七海教書的狀況,就能知道她的個性相當內向,比日本人民族性再內向ㄧ些。他的職業在勞動市場當中,屬沒有獨特性的分子,可有可無。以他的特質,也不適合擔任該工作,不論是個性、音量、教育的熱忱。
在我的印象中,日本是個性別、職業都有鮮明印象的地方。
女性角色,婆婆說:「結婚後還要工作嗎?家務很繁重。生了孩子更是。」
工作角色,主管說:「當老師還用麥克風,這像話嗎?」
(驚?現在台灣老師不是幾乎大家都用麥克風,保護好嗓子,才能教得長久?)
日本也相當注重和諧:
「你們家的親戚這麼少?」在安排結婚座位時,男方顧慮到兩方家族人數比的不平衡,但他的表情和語氣呈現「你們家這樣,我們家很難做的感覺」。日本人多半學「讀空氣」,話沒講得那麼明,要自己查覺。
七海沒說出少與家族聯絡的原因,兩個人也沒能敞開討論結婚如何邀請家族成員才能適當。然後七海將這個煩惱與網路的朋友(其實就是安室)討論,開始了一連串的被騙了又騙的局中局。
七海接受安室的建議,「安排人員假裝親戚參與婚禮」。這是七海讓安室發現她容易接受別人為他決定的第一次試驗。
關於工作,雖然日本普遍仍是結婚後,女性辭職操持家務,但七海不敢說出自己被辭的真相,轉說出是順著婆婆的意思,而主動提出辭職。會這麼說,通常是不想被人認為能力不好,也不夠信任關係,認為說出真相,對方態度並不會支持,所以順勢轉換一種對自己有利的說法。
當結婚當時,丈夫在網路上找到一篇情況很像七海的網路文章,說:「如果是我太太的話,一定馬上離婚!」真實的自己就更不敢顯現出來。
七海說:「不,不是我」。然後先生說「一起創造幸福吧!」。兩人一完成婚禮。
平日的早晨,七海送先生出門,「慢走」連說兩次,但先生逕自走了,沒有回應。暗示兩人關係中,七海並未獲得相對重視。新婚,似乎不應該如此。這樣的疑慮帶到下一幕,她發現家中出現先生可能外遇的疑點。
但她沒有直接問她先生。
(OS:為甚麼不直接問呢?!問了,也許自己的胡思亂想就迎刃而解,也不用花錢請徵信社,也可以澄清疑慮,增近雙方的信任;如果真的是外遇,先生也可能因為太太發現了而節制,如果真選擇了小三,不就直接討論離婚嗎?)
女主角仍需要網路的空間,釋放自己真實的一面,所以改名繼續更新自己的部落格。
七海請便利屋的安室先生幫忙偵信。這是安室發現七海單純好騙的第二次試驗,因為七海在這種狀況下,沒有其他能夠求助的親戚朋友,也就是說沒有其他人際網絡的支持,只有萬能便利屋的他。
「誰叫你是蘭巴‧拉爾的朋友,就算你便宜一點。」這句話真是有夠常出現的。讓人誤認他是重朋友情義的好印象。
100萬可以便宜到30萬,價格真是隨便喊啊!
這裡,安室先生其實埋下伏筆:「我如果想追你,一個小時就可以追到了。而且還是讓你心甘情願。」
(我不禁嘖嘖的搖搖頭,哇哩,這麼棒棒,所以自信很高竿囉!)
「想依靠誰或內心空虛時,都要特別小心。」
因為就臨床經驗,頻率容易吸引到相似狀況的人,又或者因為太想要依靠誰,而忽略了對方其實不適合自己蛛絲馬跡,又或自己說服自己,對方偶爾不適當的行為只是一時的,並非他有意為之。這種狀況而走在一起的,通常很難走得長久。
有陌生男子來按門鈴,說因為先生和她的女朋友外遇,想要進到房子聊聊。(真奇怪,不是應該直接找她先生談判嗎?先找妻子也太詭異了吧?日本人都這樣嗎?)
女主角有點遲疑,但還是讓他進來了。(小姐,你真的很單純、很天真捏!不用顧到安全是嗎?)
陌生男子邊講著有點激動,說要爆發這件事,讓她先生身敗名裂;女主角努力想要顯得平靜,還問「要茶還是咖啡?」但也激動得站不住。
(情感教育)「有什麼事,我們可以約在外面說,像是速食店或星巴克等。」
孤男寡女的共處一室,就算沒發生什麼事,也容易落人閒話。如
果另一半相信你的人格,那還好;但是另一半不相信,就百口莫辯,成為兩人感情的裂痕。
若有危險,公共場合也有人可以幫忙或作證,特別是要談分手的時候。
若是怕公共場合情緒過於激動,旁邊的人不明所以,也會當作情侶吵架,這樣總比冒著人身危險要好。
(OS.疑似外遇的另一方有人找來了,那可以解除偵信委託了嗎?)
女主角又被約到飯店的房間。孤男寡女共處一室,被提出了過分的要求。
果然一個錯誤的習慣,沒有意識到並且更改的話,會重複的出現,就在某一次發生危險。
平常就要養成安全的好習慣!也要清楚哪些行為是好習慣!當需要區辨他人的品性時,就用得上。
女主角真的很單純,安室先生回傳說拖延時間,像是可以假裝沖澡,不是一定要真的沖澡!而且還開門告訴對方:「那我可以先沖澡嗎?」這不就更容易激發對方想歪的動力嗎?
劇情這裡有點生硬,因為七海不需打開門說沖澡一事,只要扭開水龍頭,放出水聲,一般外面的人也會知道正在沖澡。
所以七海特別走出廁所,問這一句,泰半是為了後面的劇情需要。
說到拖延時間,如果女主角頭腦靈光些,除了沖澡,也可以作些事讓對方消去性致,像是說自己生理期剛好來,或是故意製造嘔吐物,說自己正好得了腸胃炎等等。如果是一般人遇到這種狀況,泰半會算了,不想把自己搞得一蹋糊塗,而且是在飯店房間,弄得像命案現場或餿水間是很難收拾的;除非對方的性癖怪異。
但女主角好傻好天真,她真的沖澡了。
這過程也是圈套,被拍了下來,成為計謀之一。
七海參加夫家家族聚會,努力當一個幸福家庭中的好太太。
但聚會結束後,結婚前的謊言被婆婆搓破(哇哩,她怎麼知道的),她不是說謊的慣犯,不會拿另一個謊來圓,或死不認錯,很真誠道歉和表達自己的立場。但因為對方態度已經是偏頗,並且不接受的,所以她很難為自己辯駁,她也只是希望假裝自己有個健全的原生家庭,得到幸福。
因為曾經的說謊,就算後面講真話,也很難再取信於人。
其實有很多疑點,像是:帶子從哪來的?為什麼婆婆會先拿到?如果有人想以此要脅,應該會找先生或她本人,不應該是婆婆?為什麼婆婆要趁先生熟睡時找她談?為什麼婆婆要她直接回家,避開先生在的場合?都這種時候了,為什麼她不把先生叫起來?
婚姻當中,七海的自卑,兩人感情的薄弱。
一直沒辦法真誠談話的兩人,在最後的電話中,才真誠的說出心理的話。
早點這樣不就好了嗎?!
然後,他們也沒發現到這個過程可能有人從中作梗。(也太天才了吧!)
「我們這樣以後也不可能再繼續了。」「再見,祝你幸福。」以最後的風度來說,至少沒有口出惡言,平靜(稍微激動)的陳述後,劃清界線。
因為婚姻關係中很重要的信任,已經像破裂的花瓶,如果愛不夠當做修補的黏著劑,很難一輩子相互扶持。
如果那個帶子,在台灣送去法院告妨害家庭的話,要成立的可能性應該不大。因為沒有衛生紙、保險套等直接證據,連蓋棉被純聊天的話面都沒錄到。但是居然讓七海難以辯駁,先生也就這樣相信了。真的是毫無信任啊!
七海收了行李,心情沮喪的亂走(心理學說法是解離,一般人會說晃神),直到接了便利屋安室的電話,才回神,不知道自己身在何處。
[心理小常識]
解離:在一般日常生活中,有時是發呆、心不在焉、失去現實感,嚴重的會有人格解離(ex.多重人格)、自我感消失(ex.靈魂出鞘、像在做夢)、失憶,又或者,偶爾在新聞報導中提到有人失憶離家,遊蕩好幾年後才又突然想自己是誰的解離性漫遊症。
所幸回神後,七海恢復功能的投宿、找到新工作。
同時,陷害她的便利屋安室,再神奇的找到她,跟她說來龍去脈。
(這個人真是太可怕了,也是個高竿的演員,能夠雙方都騙,兩邊都賺錢。)
安室一臉鎮定的,陪哭泣的七海罵前任婆婆,follow安室的話語宣洩情緒。
(再次看到七海容易被人牽著走的一面。)
安室看似是好人,除了接受委託外,也關心她的生活,並介紹工作給她。
「可能是講不出口真相,所以就順水推舟的走到這一步。」
年輕的我,也曾如此過,但後來現在想來是一種不負責任。
因為害怕講出真相要面對的衝突或可能迎來自己不想要的結果,所以逃避不去面對,又或覺得目前這樣站且還能接受,也跟自己說這樣對對方是一種好意、善意的謊言。
結束兼差工作後,與假家人一起聚會,反而自在、真誠。
也可能因為這些假的家人都不是生活周遭的人,不用太在意別人的看法,也可以換個樣子,甩掉自己不喜歡的那一面。
這時七海顯得放鬆,認識了新的人,脫掉白天虛假的身分,相互自我介紹。片子都了過一半,我才注意到女主角的名字,這設計就像片名:被遺忘的新娘。
兩人一起唱歌喝酒,然後再次遺失了某人。這是片中七海遇到的第4個失落經驗,但這個較容易接受。她理了理心情,傳訊感謝:「謝謝你陪伴我度過美好的一天。」
安室又出現,說要來陪他找房子,並要介紹一個月薪百萬的工作給七海。
一百萬的工作,真是吸引人!
七海總算有謹慎一點了,也讓我們看到她對於工作和人的原則,體貼工作排班的不易,不想造成原本工作人員的麻煩。從這點可做為評估他的工作態度之一。
安室幫助七海離開原工作的方法一樣是騙數,很激進(真不愧是演員)。
如果生活中遇到這類的人,我會有點害怕、也會提高警覺,覺得他能夠這樣騙別人,同樣的也會再需要的時候,很自然的再用同樣的技倆。
就七海來說,短短的時間經歷了很多的變動。
七海在新工作中遇到了之前一起假裝姊妹的新朋友真白,真白說是來當女傭3個月,卻什麼都沒做,房子和自己居住的地方一團亂,常常喝酒喝到早上才回來。
門鈴響,再次出現一個陌生男子,這次七海有注意安全,了解陌生男子的來歷,以及真白在家中,讓他進來處理豪宅主人養得那些有毒的寵物。
七海來一天,把房子整理得乾淨,跟一個人三個月的工作狀態,差很多。
真白每天都喝得醉醺醺、晚晚得回來,回來後繼續吵七海。七海脾氣很好。不過真白對七海的舉動,有些讓人不清楚是女性友人間的情誼還是感情的情愫。
從心理師的角度來看真白的行為,是一種慢性的自我傷害,透過酒精麻痺自己,不珍惜自己身體,甚至把手深入有毒章魚的魚缸,可以了解到她有自傷或自殺的想法。
真白的經紀人說「太瘦是接不到工作的?」,突然瘦了10公斤是個大警訊。不論是生理或心理。
生理的部分,可能是癌症;心理的部分,像是憂鬱症。
「有一次來這裡拍攝後,真白很喜歡這裡,就租了下來,變成自己的家。但是租金相當的昂貴。」經紀人說了這些話,讓七海發現了月薪百萬的騙局。
女主角仍被設計,就像前婆婆對她,只是這次她不是被設計來遺棄,而是設計來被需要。
「用錢買朋友」,大概就是真白所處世界裡面的價值觀。
但七海的價值觀,不把朋友當做搖錢樹,這也才是真朋友的表現。
兩個人一起瘋瘋癲癲的生活,一起拍結婚照。
七海和真白互相陪伴,她再次穿上婚紗,帶著微笑,已經不再為前段婚姻難過了。
兩人個性其實差很多,一個放蕩不羈,一個保守謹慎,兩個人在一起,相互牽制和適當的約束,如果不錯的話,就是所謂的互補。但通常在真實生活中,這樣個性的兩個人是需要磨合的。
兩個人穿著禮服,躺在毛毯上,真白說了些話,像是重鬱症患者常說的:「大家對我都好好,我無力承受,因為我認為自己是那麼的微不足道,如果我用錢買,那至少表示我有付出,那是我買到的,就不會覺得自己還不了對方。」
意思是,我不值得你對我那麼好。
這樣想法的人,反而容易遇到一個暴力傾向的對象,覺得自己是應得的。
翌日,安室看到賓葬業者在門口等著,沒有驚訝。
再一個騙局,安室總算說出最後目的。
當發現七海沒死時,他繼續沒有愧疚感的演戲。真的為真白難過的,只有七海。這是七海在片中的第5個失落。
真白與安室一同拜訪的真白那住在附近的母親,對於女兒的過世,她在電話中回應隨便灑到海裡即可。
真白常常飲酒的習慣,和人生的最後租在離母親居住所很近的豪宅,是一種近鄉情怯。
相較於母親狹窄窘迫的小房子,真白花了大錢住豪宅、開好車、被高級婚紗店吸引,是一種反動的價值觀。
真白母親不接受當AV女優的女兒,同時又抱怨女兒生活過得奢侈、一分錢都沒有寄回來。這狀態真矛盾。
母親招待客人的態度,就像是真白的率性個性。
其實,怎麼樣親子間都會有相信的地方,不管是遺傳性的或後天養成的。
母親回憶起因女兒工作的不光彩,對她狠狠的的暴力相向,要把她打到無法再拍片的程度。
(職業病的推敲:可想見小時候真白被打得多慘。不論是甚麼樣的理由,尊重人的身體安全,是一種態度,不應他做錯什麼事而跨越界線。像這類的父母通常會說,做錯就是要打,打才會聽話,把自己的暴力行為合理化。孩子也可能內化了「我不好、我活該」的想法過生活,遇到類似的人,繼續用這種模式過生活。)
便利屋安室先生從頭到尾,很能夠見風轉舵,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
安室先聲哭了,但因為他之前所設的騙局,我會懷疑他情感的真假,又亦真亦假,因為想起自己全身的謊言,一騙再騙,不如赤裸一身的坦白,陪客戶演戲的同時,感慨自己的遭遇。安室先生也鼓吹七海跟進,但七海不願意。
七海繼續努力的讓情況不太過失去控制,他難過,但其實相對之下,她原本就活得比安室先生、比真白更真實些。
七海一開始雖然被婆家認為是騙子,但從頭到尾她付出的是真摯的感情,也從來沒有想要傷害別人。
片子的最後,七海重新開始生活。
人生不管是經歷多少事,總是要面對、過下去。
我很喜歡這部影片中的色調,很日本,顏色淡淡的、很清爽,但有時有些暖色調,就像女主角七海的人物設定。
這類的人不是很顯眼,也不是特別突出,沒有什麼讓人留有印象的事蹟,就像一個再普通不過的人,容易被遺忘,但如果願意接近,認真的相處過,會感覺到一股淡淡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