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中奇緣裡面,三個主角的角色都很鮮明,但我最喜歡的是劉詩詩扮演的「莘月」,也是桐華筆下最不受禮教影響、活得自由自在的角色。

呵呵,喜歡到如果哪天我有了三寶(不是東北三寶,人參貂皮烏拉草啦~),給她的祝福就叫莘月。

 

到底是怎麼樣的喜歡呢?

 

中華文化的薰陶在一個人身上是相當驚人的,潛在影響是你很難察覺得到的。也是因為如此,如果沒有深度的自我覺察和對文化的思考,可能一輩子都會被文化價值觀的框囿限住,而無法發揮自我潛能、自我實現!是不是相當可惜呢?

 

而在狼群中長大的莘月,因為教育她數年的阿爹是南朝人,所以也以南朝作為自我認同的國家,卻沒有一天在南朝生活過,另一方面,心也歸屬於大漠狼群。這點當她和衛無忌在落玉坊重逢時,說得很清楚。可以看出莘月對於自我概念是努力去了解和整理的

九爺是個負擔極重的人,背負祖父、父親留下來的龐大家產,並且雖然生活在南朝,心繫的確是全天下的蒼生,不分你我,一心希望能夠兼愛天下,實現墨子的理想,充滿儒生氣息。除了家大業大之外,又還是皇上的親戚,行事作風得處處謹慎小心,因為眾人都在看著他要怎麼管理這攸關幾千人生計的生意,但又沒有親近的人能夠給予心靈上的支持。所以生活中,他透過學醫自助助人並獲得成就感,偶吹笛,盡力讓自己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如此獨撐大局又自我鞭策相當辛苦的。

 

莘月單純直率,不受人際權力交錯的牽絆,不奢求金銀財富和地位,從第一次在月牙泉與九爺的初遇(其實是竊盜失風),問她要什麼,她說:「我要女子的衣裙還有鹽。」九爺旁邊的人還不信,威脅她要說真話,其實是要說他們認為小偷合理的話,像是要偷錢、珍寶和糧食什麼的。莘月也知道偷東西是不對的,所以自己問:「你要剁我哪隻手?」短短的互動,已讓九爺感覺她單純不過,跟她相處是不用擔心和字字斟酌,也才會衍生後來建安成重逢後,將她留在竹館居住,待她與眾不同。

 

另外,我也相當欣賞莘月對感情的態度。如果她是一般女子,也許九爺不會待她特別,也會與她保持距離,避免造成未來人際上的牽扯。如果她是一般女子,在感情中會是被動的,即使對九爺的態度測試再測試,如果九爺沒有明確的回應,可能就把這樣的感情藏在心裡,默默的種鴛鴦藤,哪還敢說「我喜歡你」。也因為她是莘月,劉詩詩在接受採訪時說道:「是狼女。」,所以她能「不害臊」暗示和明示,每每感覺到九爺與她拉遠距離,還能理理自己的心情,再接再厲。直到她真的已經放棄,到九爺房外吹奏「白頭吟」後,折斷九爺送她的笛子,決心離開,並且照顧自己的感受:「我不傷心,我偏不為不喜歡我的人傷心」。這話說得逞強,但也是一種照顧自己,讓自己不陷入自怨自艾自憐設定情緒的界線,讓自己知道「我」才是自己最應該愛的人

 

後來,她也是在意衛無忌的,一個一直陪伴在她左右,只要她不願意說,就不多過問的人;只要她願意,一直都會接納她的人;時不時與她鬥嘴,但實際上是在她難過時想逗她,讓她忘記煩惱恢復精神。她明白衛無忌的心思,也將小衛的難過看在眼裡,只是「不願意,也不想懂」,因她還是希望能夠讓九爺更在乎她。她沒有處處留情、騎驢找馬,前半段,她對衛無忌的態度從行為中表現出:「我的心思不在你身上,我在意的是九爺。」漸漸的接受衛無忌,也是在她決定要離開建安回到狼群重新開始之後。

 

被衛無忌找到,被壓制在軍中共同生活,兩人才有更多彼此了解的機會。在一次酒後兩人意亂情迷發生關係,她醒來後不知所措的跑去找狼兄,而後衛無忌追著出來,知道自己做錯了事相當懊惱。但莘月並沒有把責任都推給男生,幽幽的說:「這事我也要負一半的責任。」她知道雖然有酒精的催化,但自己仍是有些主控權的,在這事當中非全然被迫,坦然面對自己的感情與責任。雖然當下,她決定答應嫁給衛無忌,我是覺得有些被「發生關係」和氣氛給影響,要不以她奔跑出來找狼兄,哭著不知怎麼辦,她仍是有些迷惘,就這樣決定人生大事,大概也是被衛無忌感動,不然我是覺得有些倉促。現代人還有因為發生關係而覺得一定要跟這個人結婚的嗎?所以這是古代偶像劇啦!

 

然而,回到建安城,再遇上了九爺。當衛無忌刻意在九爺面前表現與她的親暱時,她是相當在意九爺的感受的。當九爺向她解釋自己心裡的峰迴路轉時,她也才會哭得不能自己,又打又趴在九爺懷中哭,直到衛無忌來一把把她抱走(這也說明了衛無忌無時無刻在關注莘月,說完全放心是騙人的)。與衛無忌共度了這麼多,她也不願再傷害小衛,除了遵守嫁娶承諾外,也願同生共死,只是對九爺的心放不下。

 

此外,莘月因沒有禮教束縛,所以她並沒有什麼大義小義的,只要是衛無忌選擇支持哪邊,她就支持。她選擇了這個丈夫,也相信自己選出來的人的選擇。在生意上,賺自己該賺的錢,也依落玉坊姑娘們的貢獻分紅,也不會想攀龍附鳳,盡量選擇在對雙方有利的情況下做事,維持自己簡單的快樂等等。這都是讓我欣賞她的部份。

 

如果要莘月這角色人格上的缺點,我以「成為一個人」的角度來看,基本沒什麼大問題,而且中心本質上都很一致。

但如果要挑錯,主要是她在約莫七八歲前都跟狼群生活,在發展上錯過語言學習的黃金期,而之後跟阿爹生活3~6年(電視劇說是三年、小說六七年),就能夠把經典文學學得這麼好,口音也能夠像南朝人的口音,再加上她的運籌帷幄,也太不合情理了啦!而在大漠跟著狼群都吃肉為主,應該是營養失衡、有一餐沒一餐的,哪還能這樣皮膚細緻,臉圓嘟嘟的,看看賽外蒙古民族的女子,皮膚臉頰都曬成紅紅的蘋果臉。所以說這還是一部古代偶像劇,跟它認真就輸了!

 

我沒有認真喔~我只是試圖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角色而已。ㄎ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