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正巧在HBO看到的片,主要角色多為黑人,在台灣人知道的美國主流電影中較少見的,為培養自己多元文化的敏感度,我通常會停下來看看影片中想傳達的訊息,以及不同文化執掌下的影片和演員的呈現。

另一個讓我好奇的原因與片名中的「婚姻顧問」有關,英文片名則為Marriage Counselor,Counselor多半指輔導員、諮詢師。中文譯名裡的「婚姻顧問」在台灣,可以有很多種與「心理師」不同的解釋,例如像是月老銀行撮合男女的服務人員,也可能被稱為是「婚姻顧問」。如果以英文片名來說的話,應該與我的工作有些關聯,不知道裡面諮商師是如何工作,與台灣有哪些異同。

 

當轉到HBO時,影片已經撥到一半了,擔任婚姻顧問的主角茱蒂Judith已經與帥氣多金的Harley外遇,茱蒂的母親則察覺有異,丈夫Brice原本採取信任,但因Judith多次的夜不歸營也懷疑起自己戴綠帽了。

 

看到這,我很想知道這片的劇情如何,以評估自己是否要花剩下的時間把它看完。畢竟,這一定不是太熱門的片,錯過不再;倘若看完片,讓自己覺得很嘔,白花時間,也很令人OX。邊看電視的同時,也邊用手機上網查有沒有任何的介紹和心得。果然,了了無幾。

 

還好,看完不用太久,劇情也簡單易懂:

茱蒂Judith與擔任藥師的丈夫Brice交往結婚多年,相處時已像家人,不再復見濃烈的激情。Harley的外在條件和誘惑,勾起茱蒂內心風雨翻騰,使她不顧道德和婚姻的牽絆,隨外遇對象離開原本單純的婚姻生活。而當Brice與女性朋友傾吐,做離婚的準備時,卻發現讓陪伴他的女性朋友遭受家暴和愛滋病HIV陰影的前夫就是Harley時,即刻衝到Harley救出暴力相向的茱蒂。片尾,茱蒂和丈夫離婚,但仍為朋友關係。

〈陳樂融自選輯的部落格當中也有提到此片,也有更多的劇情說明。〉

 

如果問我心得,我會覺得它是部寫實小品,只是包裝在婚姻顧問的角色裡,茱蒂本身對於自己的感情價值觀以及健康的交友心態沒有貫徹婚姻諮商師應有的自我探索和實踐。比較像是一般的外遇電影,繞了一圈發現自己錯了這樣。不過以治療師的角度看電影還分享在部落格,也是希望帶給大家不同的觀點。

 

啟示一、不要在吵架時將對他人的分析說出來

因為主角設定是婚姻顧問,所以在對白中穿插了一些心理學的語詞,像是當茱蒂準備要自立門戶,去找老闆炫耀時,對老闆用法語向她說掰掰,她反嗆:「我認為你有自我整合危機,才去巴黎2週,就學人家說法語。」。而茱蒂因為自己的專業,認為自己很了解人性,對於身邊的人常常就用剖析的心態,由高往下的踩了他人一腳,惹怒對方,包含她母親和Harley等。在茱蒂被Harley毆打前,茱蒂也挑起Harley自小被母親拋棄的創傷,認為Harley會打她媽就是因為將對拋棄自己母親的氣憤出在茱蒂母親身上。

我不能說她的分析沒道理,但是她這些分析都是在「對方沒準備」或「不願意」的情況下說出來,而且還在與別人不愉快的時候。

為什麼樣這樣呢?是想透過這樣的分析來顯示自己很理智、站的位置比較高嗎?

如此,並不能促成對方任何的反思和改變,只會引起對方的防衛,甚至惹怒對方。

心理師的特質之一就是擅長傾聽和分析,從對方的資訊中找出目前行為的脈絡。除了分析個案之外,也職業病的會順便思考一下身邊週遭的親友,自動形成概念化,但當你和他吵架時,把這些概念化拿來用,只會讓他更防衛和暴怒,然後讓他烙下一句:「我不是你的病人」!

所以奉勸大家,當你對某個人有些分析和概念化時,當對方需要你的協助,再把你的想法說出來,那才是真的幫助到他。要不然就把觀察放在心裡,當作與他互動時的依據。

 

啟示二、危險情人的辨識

就同業來說,茱蒂本身是婚姻諮商師,在辨識危險情人和暴力行為發生上,應該有受過訓練。但她卻被編劇搞得像情竇初開的小女孩,這麼容易就被花言巧語和金錢攻勢仆倒,讓我不禁邊看邊搖頭。

危險情人通常具有以下特質:

1.緊迫盯人要求報備行蹤、2.習慣性斥責情人的發言、3.習慣以輕蔑的態度看待情人、4.過分干預對方私生活、5.漠視情人的想法或需求、6.對情人有言語暴力

近來,新聞中有越來越多的危險情人,我相信未來也可能是越來越多。

要說危險情人都是慣寶寶?也未必,因為危險情人的生長背景不一定都是爹疼娘愛的。但肯定的是,他對於交往對象有權力控制的需求,以撫慰自己的不安全感。

片中的Harley,長得帥、開名車、住豪宅、會說話、還散發一種危險氣質,還真像是小說漫畫當中的「黑馬王子」,主角Judith在要離開丈夫時,說:「我只需要筆記型電腦,其他我什麼都不缺」,因為Harley很有錢,其他衣物之類的,可以再買新的。

我還真不相信有心理師可以這樣乾脆的依憑外遇對象,捨棄過往一切,而且只在乎工作,因為筆記型電腦當中,應該有許多工作的檔案。

就算真有婚姻諮商師如此好了,但Harley在幫茱蒂向她母親搶筆記型電腦時,用力推了他母親一把,還毫無同理心的轉頭就走;或者用信任遊戲,邀請茱蒂一起吸毒。這都是讓自己身處危險的警訊。

這樣的識人不清、忽略警訊,往往就會帶給自己之後無限痛苦的深淵。

 

啟示三、一但破壞,難以回到過去

當茱蒂的丈夫Brice發現她外遇,對她說:「你不知道我有多愛妳,只要妳回來,我可以裝作沒有這些事,就像過去一樣的生活。」然後拿下眼鏡,落下男兒淚。茱蒂看在眼裡是有不捨,但激情當頭的她,決定放縱自己的心,真誠說出自己渴望被重視和疼愛的需求,並告訴Brice,他會找到更好的女孩。

Brice發現已拉不回茱蒂的心,但他對她仍有感情,所以在知道茱蒂有危險時,即刻衝去去Harley住宅救出被毆打的茱蒂。被救的茱蒂一直向丈夫道歉,也知道他的心受傷了,希望可以「fix」(修補)。

然而,真的能fix嗎?片中沒有明確的說明。因為片尾呈現出茱蒂和丈夫的婚姻關係沒有繼續,並且因這次外遇感染了愛滋病HIV,每個月定期到Brice的藥局領藥,他們像朋友般相處,依舊關心彼此。茱蒂在要離開時,遇到從藥局門口進來的婦人和小孩,跟她們打個招呼,那是Brice新的家庭成員。

也許有的衛道人士會認為:「你看,因為她的外遇,所以她們果然離婚了!」我也曾有這樣的想法,但這樣的離婚應該會充滿怒氣和針鋒相對。

演講時,總會提到有名的愛情三角形:激情、承諾、親密友愛。性吸引力偏向激情,婚姻或願意一直在一起屬於承諾,親密友愛則是指兩人能在想法上溝通親近。

婚姻是經過許多人見證的承諾,但激情總在交往前兩年出現並達到高峰,而後逐漸下降。也難怪乎許多朋友會說:「結婚前和結婚後怎麼差那麼多。」

如果像茱蒂一樣,希望自己是被寵愛的焦點,則會盲目於新歡的耽溺中,甚至忽視對方可能帶來的風暴和危險。如果你在一段穩定有承諾的關係中,發生了破壞關係的出軌行為,要再回頭使關係穩定,需要耗費更多的心神才能取回信任。但再得到的信任,也容易是在風雨中飄搖,形成「草木皆兵」的狀態。

別輕視自己和伴侶的承諾,既然承諾了,就要努力去保護。

 

對於片中的結尾,我也有另一個想法,當茱蒂感染了HIV,但是Brice並未感染上HIV,兩人如要繼續婚姻關係,性生活勢必會有轉變。茱蒂對Brice一定有愧疚,也可能因為這樣的愧疚,決定分開當朋友,讓Brice自由,也讓自己自由。

會有這樣的想法,主要是思考到文化差異。國外對於外遇議題似乎比華人看待得輕鬆(許多國家已無通姦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見得太多,或者是對於「婚姻忠誠」和「身體自主權」有與華人不同的觀念傳承,所以Brice在知道茱蒂外遇時,並沒有釋放出「他X的,別人敢來招惹我的老婆」這類被侵犯權力的訊息。所以除了茱蒂外遇導致夫妻信任感破裂以外,我想還是有其他正向人性面的理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